悌:情莫切于兄弟
2017-09-07 11:03:24 來源: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瀏覽次數:
在八維之中,悌是緊跟在孝之后的。孝悌二字,自古以來就常常合在一起使用。在儒家思想中,孝悌可以說是仁的根本。孔子說“仁者,愛人”,仁主于愛,愛莫大于愛親,只有孝悌行于家,才能有仁愛及于物,所以為仁首先是要孝順父母、敬愛兄長,否則無從談起。而《大學》所言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,如何修身?如何齊家?其基礎正在孝悌二字。
那么,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孝悌之悌呢?
悌,在古代經典典籍中多作“弟”。悌的本義是敬愛兄長。《論語·學而》中有言,“其為人也孝弟”,朱熹就解釋說:“善事父母為孝,善事兄長為弟。”
歷代以來,關于悌的故事并不罕見,如廣為人知的孔融讓梨的故事,就是悌本義的很好體現。宋代司馬光對其兄伯康也是愛敬非常。伯康八十歲的時候,司馬光也年紀不小了,但他侍奉伯康就如同侍奉父親一樣盡心盡力、像照顧嬰兒一樣關懷備至。伯康年老,需少食多餐,因此每過一會兒司馬光就會問候伯康是否需要進食。而天氣轉涼,他又常常輕撫著兄長的背,關切地問衣服會不會太薄。司馬光一生顯貴,但照顧兄長卻不假借他人之手,而是親自操勞,饑寒飽暖,刻刻關心。這種敬愛出于天性,可謂愛敬之至。
但是,悌就僅僅是弟弟對兄長的敬愛嗎?
悌的小篆寫作:
從小篆字形可以看到,悌從心。這個心,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:作為弟弟,要從心底尊敬兄長;作為兄長,要用心愛護弟弟。我們常說情莫切于兄弟,可以說,悌這一字所包含的,正是兄友弟恭。
重視孝悌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。孟子曰:“堯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。”《新唐書·孝友傳》贊曰:“圣人治天下有道,曰‘要在孝弟而已’。”無一不在說孝悌的重要。孝與悌是一體的,對父母的孝順、對兄弟的友愛,這是人的本能,也是仁的基礎。正所謂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”,做到了孝悌,也就打下了仁的基礎,如此,方能去談忠孝禮義廉恥,也方能去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(撰稿:施希茜 編導:肖羽 包裝:尹雪諾 陳曉晴 配音:張東岳)
來源: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
上一篇: “微行為”不能為所欲為
下一篇: 范:端正自己,方可作出示范